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 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
主页 > 鼻科 > 鼻炎 >

关于鼻炎的常见问题,答案都在这里了

文章来源: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发布时间:2019-09-05

  Q1:鼻炎有什么样的表现症状?
 
  A:通常指打喷嚏,流鼻涕,鼻塞,鼻痒等与鼻子相关的症状。有时也有咳嗽,是因为鼻后滴漏现象,鼻涕引起咽部不适,刺激引起了咳嗽。几乎每个人都曾遭遇过鼻炎。约有10%-30%的成人,及40%的儿童都患有过敏性鼻炎。
 
  Q2:哪些原因会引起鼻炎呢?
 
  A:引起鼻炎的原因非常多,最常见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炎。对于非感染性的鼻炎,可分为三大类:
 
  变应性鼻炎(过敏性鼻炎):特点是接触过敏原就会有症状,脱离过敏原症状好转(嫁到新疆后出现症状的读者描述的情况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)。
 
  能够找到明确原因的鼻炎:比如与药物有关的鼻炎,与全身疾病有关的鼻炎,萎缩性鼻炎,妊娠期鼻炎等,这需要通过特殊的用药病史,或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,或者特征性的粘膜表现来确诊。
 
  非变应性鼻炎:这种并非一种特定的疾病,而是排除了前面的可明确原因的鼻炎后的一种诊断,也可被描述为血管运动性鼻炎,特发性鼻炎等。
 
  Q:如何区分过敏性鼻炎?
 
  A:过敏性鼻炎鼻部炎症是暴露于过敏原以后,上呼吸道产生的以IgE介导的过敏反应。会有鼻子痒,水样鼻涕,打喷嚏,鼻塞等表现,有时也会合并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,表现为眼睛痒,流泪,眼睛发红等。
 
  Q:鼻窦炎和鼻炎之间如何区分?
 
  A:鼻窦位于鼻道周围的头颅骨骼中的一些空腔,有一个很小的开口和鼻道相通。
 
  鼻窦存在的意义在于呼吸的时候加热湿润空气。但当有鼻炎存在的时候,鼻腔里面的粘膜炎症就会导致鼻窦开口被分泌物和水肿的粘膜堵塞,鼻窦里面的脏东西无法排出,容易发生鼻窦的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,就可能出现急性鼻窦炎。除了有脓鼻涕,鼻塞,鼻后滴漏,咳嗽等症状外,还会出现面部鼻窦的位置疼痛,头痛、头晕等情况。急性鼻窦炎通过抗感染、抗炎治疗,在1-2周内可以好转。
 
  也有些人鼻窦炎反复发作后被诊断为慢性鼻窦炎,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都非常复杂,需要与医生沟通后酌情治疗。
 
  Q:如何诊断鼻炎?
 
  A:主要是通过病史和医生的检查来诊断的,过敏原检查不是必须要做的。如果医生对诊断不太确定,可能会通过过敏原检查来帮助诊断。
 
  如果特别想知道是哪种过敏原过敏,想通过避免过敏原而不是使用药物来控制症状,过敏原检查是有意义的。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过敏原检查阳性的,就确认是对这种东西过敏,还需要结合接触过敏原的时候症状发作,避免接触的时候症状好转,才能判断是不是真过敏。
 
  Q:鼻炎到底能不能根治?
 
  A:对于过敏性鼻炎,因为需要有一定时间的过敏原暴露才能逐渐致敏并且表现出来,所以2岁以下的过敏性鼻炎还是比较少见的。2岁以后,患病率就会逐渐上升,在学龄早期和青年人会比较高发,一旦发病以后,通常在整个成年期都会持续存在。
 
  比如有读者说女儿骑马2年多,最近几个月就开始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,在马场尤为明显,这可能就是一个逐渐致敏、最后表现出过敏性鼻炎的过程。
 
  过敏性鼻炎和环境的关系密切,如果迁移到不同的气候和环境,脱离了过敏原,鼻炎是有可能好转的。所以,如果过敏性鼻炎非常难以控制,搬家是一个终极解决办法。
 
  对于非变应性鼻炎,也是一种持续性的疾病。如同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一样,可以通过合理的用药以及生活护理控制好症状,达到不影响正常生活的目标。
 
  Q:哪些药物可以用来治疗鼻炎?
 
  A: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为例,最常用的药物是三类,非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药物略有差别。
 
  第一大类是口服的抗过敏药物(第二代抗组胺药),如西替利嗪,氯雷他定等。西替利嗪最小可以用于6月龄以上的宝宝,所以小月龄宝宝的鼻炎,常选用口服抗组胺药物。抗组胺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镇静作用,使用后人会犯困,影响正常的工作;其它的副作用比较少见,长期使用比较安全。
 
  第二大类是糖皮质激素喷鼻剂:如丙酸氟替卡松,糠酸莫米松等。这是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,是医生的首选,建议2岁以上才能使用。最开始医生会建议用比较大的剂量,在症状充分控制以后,每周降低剂量,直到减少到能够控制症状的最低有效剂量。
 
  第三类是鼻喷的抗组胺药物,比如氮卓斯汀,奥洛他定等。特点是起效快,一般用药以后15分钟左右症状就能够明显改善,所以可在临时症状加重的时候使用。
 
  如果症状比较重,一种药物控制不好的时候,也可以联合两种药物同时使用。
 
  Q:激素鼻喷剂有什么副作用?
 
  A: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粘膜干燥,会有烧灼的感觉;另外,会有鼻黏膜出血的情况。如果有反复的鼻子出血,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其它疾病。
 
  Q:有些家长担心长期使用激素类的喷鼻剂,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,是这样吗?
 
  A:如果有过多的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进入到血液,作用于全身,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。但是糖皮质激素鼻喷剂都是适合局部用药的剂型,和作用于全身的激素类药物的化学成分不同;而且因为是局部用药,所以激素的剂量比较小;第三,如糠酸莫米松等药物,局部喷鼻使用后,只有约0.1%的药物剂量会作用于全身,剂量微乎其微,长期使用对全身的影响也很小。家长不需要太过担心。
 
  在治疗过程中,需要把握的原则就是在控制好疾病的情况下,使用尽量低的剂量。一方面要回避过敏原以减轻症状;另一方面,不要擅自减量或者停药,可能引起症状再次加重,反而会增加相应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。
 
  Q:长期使用鼻喷激素,怎么避免形成激素性(药物性)鼻炎?
 
  A:这位读者担心的问题应该是“药物性鼻炎”,但是鼻喷激素不会引起药物性鼻炎,他所担心的可能是另一种叫做鼻减充血剂喷雾的药物。这类药物能够直接收缩鼻黏膜下的血管,对于缓解鼻塞,流鼻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 
  但如果长期使用,会引起药物性鼻炎,表现为对减充血剂的极度依赖,不喷药就严重鼻塞。所以,鼻喷减充血剂只能是作为暂时缓解症状,而不能长期使用来控制病情。这类减充血剂包括去甲肾上腺素,羟甲唑啉等,有一些”海淘”鼻炎水也常常含有这类成分,所以如果是不了解成分的药物,最好不要自行使用,一定要咨询医生。
 
  Q:过敏性鼻炎是否可以通过多接触过敏原来脱敏呢?
 
  A:过敏性鼻炎是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,继续通过吸入接触的方式是不能脱敏的,只会让症状更重。
 
  但的确是可以进行经皮下注射或舌下滴剂给予致敏原的脱敏治疗,整个疗程需要2-5年不等,也会有发生全身过敏反应的风险。所以需要专科医生来指导治疗。
 
  Q:鼻炎会不会演变成鼻咽癌?
 
  A:鼻炎和鼻咽癌没有关联。鼻咽癌的危险因素,包括比如Eb病毒感染,吃腌制食物,一些中草药,一些遗传因素等,但慢性鼻炎并不是鼻咽癌的危险因素,不用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