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仁品医院 重庆仁品医院
主页 > 仁品新闻 >

如果你一会听得到,一会又听不到,小心这4点躺

文章来源:重庆仁品医院发布时间:2019-07-25

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?感冒鼻塞了几天,和别人说着话,上一秒钟还听到说话声,下一秒就觉得声音变小了;然后过了段时间,好像突然耳朵又好了,听到了?!
 
  或是大口吃着东西,正听着朋友聊着八卦,突然听不清朋友的声音;然后头动了动,打了个哈欠,又听清声了?!或是你本身有些听力下降,某段时间内,耳朵突然会“失灵”几天,然后又好些了?这是怎么了?怎么耳朵一会儿听得到,一会儿又听不到?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?
 
  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,可能是下面的这几种情况。
 
  1、波动性听力损失——本来就有听损
 
  我们先来说原本就有听力损失的这种情况。
 
  一般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中常见听力时好时坏的情况,主要有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和梅尼埃病。
 
  大前庭患者会有听力波动的情况,如在感冒、头部碰撞等引起颅内压改变时引起听力下降,通常听力是渐进下降,甚至到全聋。
 

 
  说到梅尼埃病,它的特征之一是眩晕,伴有波动性听力损失。对于该类患者,可能会在一侧耳朵发生听力波动,并持续几天。随着病情的进展,听力损失也会逐渐加重。
 
  2、咽鼓管功能障碍——潜在听损
 
  坐过飞机的你肯定会发现,飞机起飞和降落时,耳朵会有点不舒服,乘务人员一般会建议说说话、喝口水、嚼个口香糖来缓解。
 

 
  其实做这些动作时,能缓解耳部不适的就是咽鼓管了。它是维持耳朵与外界气压平衡的重要部分。
 
  我们做上述动作时,功能正常的咽鼓管会打开,让耳朵内、外的气压处于平衡;其他时候咽鼓管就关闭着。
 
  但如果你感冒,或是鼻窦炎发作时,鼻塞严重,咽鼓管就不能正常打开,导致耳朵内外有气压差,就会压迫鼓膜,阻碍声音传入耳朵,从而影响听力。
 
  当然,感冒或鼻窦炎好转后,咽鼓管功能通常会恢复,耳朵闷堵感会改善,听力会变好。
 
  3、耳垢堵塞——潜在听损
 
  耳垢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“耳屎”,由耳朵里的耵聍腺分泌。通常,无需掏耳,耳垢会随着我们的头部运动而自行脱落。
 
  但由于掏耳不当等原因,耳垢堆积较多且被推入耳道深部后,可能会堵塞耳道,造成声音传导受阻而听力下降。
 
  又因为我们在嘴巴张开、闭合时,耳道会随之改变其形状,所以当我们在吃东西或打哈欠时,耳垢可能会在耳道里不断移动,声音传导过程也跟着发生变化,出现时而听到,时而又听不到的情况。
 
  4、暂时性阈移——潜在听损
 
 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一段时间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中,例如在KTV嗨唱了一晚,或听了场演唱会。
 
  你可能会发现,耳朵里出现“嗡嗡嗡”的声音,听别人说话声小了,闷声闷气的,这时你的听力是暂时性变差了。
 
  通常会在离开这样的噪声环境,耳朵得到休息后慢慢恢复,听力也会逐渐变好。
 
  但千万别长期待在高强度噪声下,小心暂时性阈移变成永久性阈移,也就是噪声性听力损失。所以,不论是第1种本身就有听力损失的情况,还是后3种潜在听力损失的情况,当你发现自己的听力一会好一会差时,请务必去医院看医生,他们会为你检查出听力变化的原因,并对症进行处理。
 
  在日常生活中,建议远离高强度噪声环境,如果一定要去请配戴好护耳装置;耳朵不要经常掏,但耳垢堵塞后务必请医生清除。